《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报告公布

中科院学部于日前举办的第7届学术会议上,院士丁仲礼用一篇《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作为题目发表报告。下面,我…

中科院学部于日前举办的第7届学术会议上,院士丁仲礼用一篇《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作为题目发表报告。下面,我们就读一下,丁院士是怎样通过关于未来能源的发展和预测数据、路线、相关技术等等,来解读我国的碳中和发展的框架和相关路线。
首先,碳中和是什么?如何实现?
碳中和以及碳达峰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国际行动之一,那些欧盟国家是碳中和目标的第一轮倡议者,他们在会议上提出要在之后的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我国在去年的九月份做出承诺,要在2030年争取完成关于碳达峰的规划,2060年之前则实现碳中和的最终愿景。
这是一个宏大又暴露野心的发展目标。数据显示,美国从1930年至今,一直是全球人均碳排放量数量最高的国家。1970年代的时候,美国全民的人均碳排放量达到了顶峰,之后开始慢慢下降。所以有人说,从实现碳达峰发展至实现碳中和,美国会用大约60年,中国却只想用40年,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那些欧洲国家以及美国从碳达峰的目标到实现碳中和其实有长达70到80年的时间。
众所周知,现在美英法等国际的碳排放已经是现在处于下降的状态,正在朝着碳中和的目标发展。印度这个国家的人均排放量的上升趋势刚开始,大概是和我们国家60年代的人均排放水准相似,还没有真正到达所谓的高速上升阶段。我国从12年、13年就开启了碳排放的“平台期”。全球还有不少农业国家,没有启动工业化进程,所以离碳排放还早着呢。
碳中和的意思,就是那些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关于化石燃料利用以及土地利用),被人为努力以及自然过程所吸收。现在全世界每年的碳排放量具体来说,大约有四百亿吨的数量,里面14%因为土地利用,86%的数量来自化石燃料的使用。这些二氧化碳,则是有大概46%留在大气层,23% 的数量被海洋所吸收,31% 吸收于陆地。
至于如何实现,方法有很多,有上面提到的,还有现在正处于研发状态的部分方法,就不一一详述了。只能说我国或者说是全球碳中和的发展历程,或者说是路途,是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人的努力支持和参与。

关于作者: 主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