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空间遥感技术来了!

“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和空间遥感技术高峰论坛近期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举行。会议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双…

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和空间遥感技术高峰论坛近期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举行。会议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双碳)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汇聚碳遥感及应用领域领军专家和团队,共议“双碳”遥感监测体系与应用技术发展。我国“双碳”领域权威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我国航天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王巍、杨孟飞,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局、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出席此次论坛。

叶培建表示,“双碳”问题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要通过此次大会,共商我国碳排碳汇空间遥感监测体系的建设,集中优势助力碳监测遥感领域再攀高峰。王巍表示,此次大会汇聚了国内研究力量,促进专家间的交流与合作,要依靠技术的力量,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支撑。

丁仲礼以《碳中和:三端发力体系及技术需求》为题作大会报告。他建议,针对我国“碳收支”状况,应尽早建立系统的监测、计算、报告、检验的标准体系,保证“话语权在我”。“双碳”目标实现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合力推动;王金南以《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与对策》为题作大会报告,建议要让数字产业为碳达峰、碳中和赋能增绿,发展气候模式和碳循环模拟预测、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算技术,建立较为可靠、长时间序列的中国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数据集,支撑城市碳排放管理和“双碳”规划。

针对专家们的建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卫星总设计师曹海翊给出了回应。曹海翊在大会上以《空间遥感技术助力“双碳”目标》为题作报告,表示在碳监测上,天基遥感具有独特优势。宏观上可以“一把尺子量全球”,使我国掌握气候协商主动权,建设性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也能有效助力政府掌握碳源汇动态,实现发展决策和过程管控。微观上,通过遥感卫星“巡天督察”能够发现违排、毁林等具体问题,切实服务于“碳达峰、碳中和”各项举措落地。

近年来,“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热词。我国将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专家表示,“减排、增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必须协同并举。在此基础上,还需加强我国基于碳监测数据的碳排放、碳汇核算,以掌握碳排放、碳汇现状和变化,满足国家生态建设和生态监管的双重需要;对外,应对国际气候谈判,做到碳排放数据“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据媒体报道,我国在2016年成功发射了中国碳卫星(TanSat),成为国际第三颗温室气体卫星,用于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监测。

“对‘双碳’目标的监测,在关注温室气体浓度之外,亟需掌握导致浓度变化的碳排放和碳汇过程动态,有效支撑气候治理各项部署。”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卫星总设计师曹海翊介绍,“当前我国已经突破了温室气体、陆地碳汇等方向定量遥感技术,正在推进我国自主的天基碳监测体系规划和系统论证,发展多尺度、多维度各型卫星系统,分阶段部署、组网运行,协同服务‘双碳’监测整体目标。”

关于作者: 主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