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出现了“限电限产”,可再生能源发展已是重中之重

东北拉闸限电、经济大省江苏、广东、浙江等对数千家企业采取了停产、停电等措施,近日,全国多地限电限产的消息刷屏。…

东北拉闸限电、经济大省江苏、广东、浙江等对数千家企业采取了停产、停电等措施,近日,全国多地限电限产的消息刷屏。本是生产旺季,为何限产限电,甚至不惜影响居民生活?“说白了,跟开学前狂补作业一个道理。”人民日报旗下公众号“侠客岛”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国家“能耗双控”目标要求一直稳定、明确,不存在临时加码,各地限电限产的背后则是长期追逐短期效益,考核压力下突击冲刺的运动式做法。

“尽管往年用电高峰也出现过限电的情况,但当前‘开二停五’、‘限产90%’、‘几千家企业停限产’等情况都是前所未有的,一刀切盲目的限电限产政策,扰乱了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增加了相关企业生产成本。在下半年GDP下行压力巨大的经济背景下,无疑给稳增长增加了诸多变数。”为此,罗忠洲建议,要统筹兼顾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能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而牺牲了GDP增长的目标。

为什么要限电限产?

限电原因:电力出现缺口。由于进口煤受限、国内煤场产能持续收缩,煤电价格居高不下,导致发电厂出力下降。煤电价格暴涨,而电厂上网价格是不允许随意上涨的,由国家统一定价,这就导致电厂不愿意满负荷生产,导致供电紧张。

限产原因:国家对于降低能耗,进一步迈向碳中和做试探。此次限电主要限制高耗能企业。疫情导致海外停产停工增多,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订单转移到我国,导致我们出口高涨,许多企业纷纷扩产,拉动电力需求。但因为海外疫情的增量订单,是不可持续的。而国内因为解决增量订单而增加的产能,会在未来成为压垮大量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有从源头限制了产能,让部分下游企业无法盲目扩张,才能在未来订单危机到来的时候,真正的保护到下游

其他原因预防通胀风险。美国人超额印了很多美元,这些美元不会凭空消失,他们来中国了。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卖到美国,换回美元。但这些美元在中国是不能花的,得换成人民币。中国企业从美国赚回来多少美元,中国央行就要兑换与之相当的人民币。结果就是,人民币越来越多。美国的大水漫灌,都灌入中国的流通市场。再加上,国际资本疯狂炒作大宗商品,铜铁粮油豆等很容易被哄抬价格,从而引发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钱在供应端过热,可以拉动生产,但转移到消费端过热,就极容易引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在电力出现缺口的客观因素以及国家对降低能耗,保护企业的主观因素影响下,今年下半年各省市纷纷出台了目前来说较为严格的限电限产令。由此可见,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和降低能耗,既是未来碳中和的要求,也将是十四五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随着中国产业升级的逐步深入,一部分低端制造业转移出去,是必然的趋势。在中国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低端产业盲目扩张,不符合我国产业发展的潮流。

而这一切的调整,都有着一条大主线,它就叫:碳中和。

中东战争为中国带来了21世纪前20年的重大战略窗口期,但从2020年以后,碳中和就将是中国产业变革最坚定,最确定的一条大主线。

碳中和,让传统的化工、电力、能源等产业,迎来百年一遇的大变革时代。它引领着供给侧改革,带动人类新消费习惯的转变,重塑全球能源产业新格局。

“目前地方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抓手就是能耗的双控。提出能耗双控的指标是为了鼓励节能,提高能效,限制过度用能,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耗支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但是,根据国家的规划,2035年我国人均收入将较2020年翻两番,因此人均能耗还会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如果简单地控制能耗,就会制约相应的经济增长。”罗忠洲建议,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在保证必要能源供应的前提下,应该通过调整能源结构,用光伏、风能等低碳或者零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同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市场力量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储能产业,逐步降低能源总消耗中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比重。有关部门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相应的指标,引导地方政府在实现居民收入翻两番的基础上有序实现碳中和目标,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

关于作者: 主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