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交通行业=新变革?

全球首次通过市场化实现的碳交易来了。 9月4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分论坛——碳中和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论坛…

全球首次通过市场化实现的碳交易来了。

9月4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分论坛——碳中和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上,高德地图与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就“MaaS出行 绿动全城”碳普惠活动产生的1.5万吨碳减排量达成交易意向,并举行了签约仪式。

自7月16日全球最大规模的碳市场在上海正式上线运行以来,这是碳交易市场的“首单”。眼下,“碳”已经成为产业热词。当交通行业遇上碳交易,一场新变革悄然到来。

“双碳”当前,碳交易成重要抓手

去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是对国内的动员令。

“双碳”目标当前,碳排放权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碳交易是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统称,在《京都协议书》要求减排的6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为最大宗。因此,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在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权稀缺,从而具备了商品属性。(引自上海证券报)

今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高德地图与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单”,为碳交易建立了先行样本。在“双碳”目标面前,碳排放需要得到资源化利用,市场化的交易行为正是一种应对之策。

交通行业,减排“要户”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的《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从能源活动领域看,交通运输占能源活动碳排放比重为9%,尽管远远低于能源生产与转换的47%,但在我国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领域中占比位居第三,可谓减排“要户”。

我国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领域构成

图片来源:《报告》

较之其他二氧化碳排放领域的专门针对性,交通运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双碳”目标提出后,各地纷纷推出绿色出行举措,通过建立绿色出行积分、发放出行礼包、推行优惠出行卡等形式引导公众优先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但绿色出行不仅在民众侧推行普及,更在能源侧有所发力。据《人民论坛》观点,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层次问题是能源问题,从能源系统的角度看,实现碳中和,要求能源系统从工业革命以来建立的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转变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实现能源体系的净零排放甚至负排放。

我国碳达峰总体思路

图片来源:《报告》

能源体系的逐步转变,也为新能源汽车带来机遇。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在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领域,减排理念正在深刻推动行业变革。

AI赋能,智建新方案

除了能源问题,如何提升流通效率也是交通行业减排的重要考量方向。随着人均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原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拥堵状况频繁发生,造成了更为严重的能源消耗。因此,如何减少拥堵、降低事故发生率,是智能减排的重要切入点。

眼下,中国正在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作为促进这一转型的核心驱动力,AI正在深度赋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道路交通领域,依托AI的强大算力和深度学习能力,智慧化的行业减排方案正在逐步建设中。

关于作者: 主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