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中心落户上海

这个冠之以“上海碳”之名的价格,就像是卷轴的绳结,一经解开,一幅绿色低碳的画卷从上海开始徐徐铺展…… 上海环境…

这个冠之以“上海碳”之名的价格,就像是卷轴的绳结,一经解开,一幅绿色低碳的画卷从上海开始徐徐铺展……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日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交易中心设在上海。从“上海金”到“上海油”,“上海价格”的新成员——“上海碳”正式亮相。

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起步就是规模最大,亮相便引全球瞩目,这个冠之以“上海碳”之名的价格,就像是卷轴的绳结,一经解开,一幅绿色低碳的画卷从上海开始徐徐铺展……

上线首日开门红

首日开盘价48元/吨,最高价52.80元/吨。首日成交量410.40万吨,成交额逾2.1亿元,成交均价51.23元/吨——从价格走势看,全国碳市场上线首日实现了开门红。

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政府通过相应机制发放给企业碳排放配额,一旦企业的实际排放超过其拥有的配额,为了完成履约,企业就需要在碳交易市场购买其他市场主体的配额。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华能集团、华电集团、申能集团等多家企业的交易员参与了全国碳市场首日交易。来自申能集团的凌璟就是其中之一,“碳排放配额作为全国碳市场的交易标的物,交易操作和股票比较接近,有企业挂单卖配额,我们就去摘单买配额。”

“从首日交易情况看,全国碳市场整体成交较为活跃。”来自华电集团碳资产运营公司的交易员张壮说,随着碳定价机制的不断完善,中国碳市场有望成长为年交易额超过千亿元人民币的大市场,为全社会的减碳行动提供价格信号以及资金支持。

从增强人民币在黄金定价中话语权的“上海金”,到中国参与国际原油定价体系重要一步的“上海油”,再到全新亮相的“上海碳”。让人不禁想问:为何又双叒落户在上海?

“土壤深厚!”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上海金融要素齐全,金融业务创新活跃,金融基础设施完备,金融人才资源聚集,金融监管体系成熟。“把全国碳交易中心设在上海,不仅可以借力上海成熟的金融环境和丰富的金融资源,更能够借助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优势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相契合,大力提升上海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表示,过去十多年来上海已经构建了一套制度清晰、管理有序、减排有效的碳交易体系,碳基金、碳质押、碳配额远期等创新产品有序发展。全国碳市场交易中心落户上海,将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形成良性互动,增强碳市场价格发现能力,提高上海在全球碳市场定价中的地位。

绿色转型“可见”

交易大厅里跳动的数字,用纯理性的方式告诉企业:看,节能减排、绿色转型刻不容缓。若把视角拉到一座城市的高度,就会发现,相比理性,衡量绿色转型“获得感”的标尺往往都是感性的。

“可见”一块水晶般的天空。上海目前已经进行了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这一与居民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计划成效几何?一大块水晶般的天空或许是最好的回答。上海在2017年底全面取消分散燃煤基础上,全面完成中小燃气(油)锅炉的提标改造,燃煤电厂全面实现超低排放。

身在上海,极目往东,中国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上海东海大桥两侧的海上风电场正在为城市吹来“绿电之风”;离长江入海口不远,被海外媒体称作是“世界上最清洁的电厂”——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不断降低发电能耗;城市西翼,国网上海电力1000千伏特高压练塘变电站,西部地区清洁的光电与风电正沿着这条“大动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上海……“清洁电的比例一年比一年高”,是上海交出的答卷。

“可闻”一片清新的空气。在今年初上海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有一组数据格外亮眼:上海2020年PM2.5年均浓度为每立方米32微克,比2017年下降11.1%,比“十三五”规划国家下达给上海的目标任务低了10微克。

不仅满分答题,甚至还做对了附加题的背后,是上海看得见的努力:这些年来一直在坚持实施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据了解,2020年上海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12.1万辆,累计推广42.4万辆,总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全球前列。

“可感”一抹生机盎然的绿意。家门口转转,便能发现一个令人惊喜的小花园,四时之花皆不同。驱车城市郊野,一座座充满野性美的郊野公园,为上海串起一条绿色环廊。若要悠闲漫步,“一江一河”正是好去处,曾经的“工业锈带”变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带”。

以前人均绿地面积只有一张报纸那么大,到现在是每人一间房那么大。上海正逐渐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最动人的底色、成为人民城市最温暖的亮色。

低碳科技探索

全国碳市场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但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绿色低碳科技是推动碳中和的最重要的动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用能越来越多似乎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发更多的电吗?

“把每一度电都用在刀刃上”,应对城市用能不断扩张的现实问题,这是上海给出的“绿色”解题思路。前不久闭幕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家电网上海电力公司展示了一座“虚拟电厂”,它利用人工智能大脑发出指令,以数据为“燃料”、用商业楼宇当“机组”、靠物联网当“机房”,在无形中产出了实实在在的绿色电能。

想象一下,当城市用电出现高峰的时候,其实还有不少商业楼宇内有暂时不用的空调主机、无人搭乘的电梯、暂时停运的车库照明等,把电网中许多分散的电力负荷整合起来,聚沙成塔,变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可控制的负荷资源,通过这座“看不见的电厂”,既能“削峰填谷”调配电力资源,又能助力节能减碳。

国网上海电力工作人员介绍,这座“虚拟电厂”背后依靠的就是人工智能大脑对用户数据的计算,在此前的一次行动中,不到两天时间,“虚拟电厂”就累计调节56.2万千瓦的电网负荷,减少碳排放约336吨。

除了供应端的“黑科技”,在用户端,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选择上海作为其绿色低碳转型的探索实践地。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建立了12个“零碳工厂”,其中有6个都在上海:工厂通过光伏发电等方式,增加清洁能源发电占比;通过自动化与智能制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与灵活性,减少浪费;使用可生物降解的绿色环保材料,践行循环经济……企业还定下自己的“双碳”目标,公司运营层面要在2025年实现碳中和,203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前不久,上海市科委发布了一份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申报指南,其中一个专项主题就是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这也是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科技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低碳科技攻关布局。未来,期待有更多的“黑科技”涌现,助力“双碳”步伐跨步向前。

全民减碳进行时

政府引导、市场激励、企业响应,除此之外,公众参与也是关键一环。

“让每个居民成为减碳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在近期上海浦东新区举行的环保大讲堂上,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发出呼吁。

以自己的骑行故事为例,贾峰认为应该大力倡导全民绿色出行。在活动现场,他算了一笔账:过去一年,他骑行300余天、累计骑行6000多公里,成功减碳约1吨。

贾峰表示,这种绿色、便利、低投入、见效快的出行方式,应有相应的政策激励,可参考欧洲国家推行的自行车政策,对购车、骑车行为给予补贴、奖励。同时,建议各大城市建设、完善和管理好自行车道路,提高骑行者的安全感和便利性。

据了解,为了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升公众碳减排的意识,上海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上海“碳普惠”工作,把包括绿色出行、简约包装、垃圾分类等在内的各种低碳行为,所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出来,变成每个人账户里的“碳积分”,再通过对接上海碳交易市场、各个商业消费平台,让公众通过低碳行为实实在在获得实惠。

“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大目标提供巨大的推动力量。”程鹏说,“‘双碳’工作的这‘最后一公里’恐怕还需要每一个人的低碳足迹来填满。”

关于作者: 主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